廉洁从教

网站首页    党建天地    廉洁文化    廉洁从教

2008-11-23

冯娉婕

廉洁即清廉、洁白之意,与贪污相对、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为廉洁,要求做人清自守,这是基础。二是为官廉洁,要求廉洁奉公,这是对为官的基本要求。教师作为肩负社会育人大任的工作者,虽不能算做“仕”,但也是国学职之人,无论是为民还是为官,都应当以廉洁是也。廉洁从教导对教师品行和作风方面的道德要求,是教师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

廉洁是师德树立的根本前提。所谓师德说到底就是做人之道,为真为善为美之道。“道者教之本也”。教师为师立教必须遵循做人之“道”。树立高尚的教师道德风尚,一则“民知教学”、二则“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天下治”可见,师德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为师之道,重在德行人品及修养。为师执教要保持师德的高尚和纯洁,清廉自学,廉洁从教。廉洁所持,道之所存。道之所存,师教则立。

廉洁公正是社会择师要求的人格条件。教育的产生发展是社会的需求,并受社会制约。而社会的发展,总是要求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来促进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还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来促进社会来保持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满足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新一代社会成员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因此任何社会为培养人而选择教师时,不仅注重常识才能而且更加注重是否具有良好的仁德。德性劣败者,不能为人师。教师作为培养人的专向工作者,其品德操行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性和对学生的熏染性。教师的品德操行除了仁爱、真诚还包括公正廉洁,在历代社会的发展中,为师不廉就是品行不端,何以正人?所以廉洁公正是社会择师的重要人格条件。

不廉洁是污染社会的毒素,已侵蚀社会健康肌体,败坏纲纪和社会风气,为人不廉不仅人格不洁,没有公正,而且会消磨学子廉,使陷于泥淖之心,一生无廉职,社会何以为之进?因此社会择师首要的人格条件是能在物欲面前节持操守,有不坚者方之志。好的品德要靠良好的品德的人来培养、廉职之心要靠廉洁之举来熏陶。廉洁公正才能在人格上具有当任人师资格,为师不廉就不能当教师。

廉洁公正为师立教的根本。立教即立身于教育岗位,并能在教育岗位有效开展教育,教师劳动是一种文范性劳动,在一定定义上这种示范是教师人格的示范。学生无所不在,消息无所不通,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检点,人格上的任何不完善,都会严重地打响教师的声望和威信,进而打响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为师立教当看重养德修身为人师表,特别是廉洁方面,这是为师立教的根本。

廉洁从教,不仅正对教师有效对学生教育良好人格条件和内在基础,而是对社会风尚文明温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师言行对社会风尚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廉洁从教师的行为因此便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如果执教不廉,不仅影响自身的形象还会带来许多人价值观的遗憾或诸位甚至习染学生或他人使不良风气蔓延,社会风气的形成,如果教师廉洁从教不仅使行风清政,学子尚德,而且能重施人道德,净化世人灵魂,净化社会风气,使文明风尚的文化与社会。可见廉洁从教是有重要社会意义,特别是社会新旧体制转化变革时期无为重要。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用教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廉洁从教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廉洁从教的根本在与保持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浮于高尚的情操,廉洁自律以高尚情操的一个重要表现,高尚情操是保持廉洁自律的深厚根基。

教育公正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也是对教师一种重要的道德要求。教师之公正是立身立教之本,是为学生所敬、所信、所教之根,而教师廉洁是教师公正之身确立之大维。廉洁才能保持公正,公正才能省身,教廉洁而抵制不良风气,才能因化廉洁公正之品性,廉洁公正,才能强化抵制不良风气之能力,是抵制不良风保持教育公正,尖刀廉洁为教所需也。

从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一是应明确是非标准增添事情能力,有了事非标准才能增强判别事非能力,才能抵制污染之风保持教育公正。事非标准的掌握判别能力的增强来自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理解来自于正确人生观、道德观的自觉修养,来自于对国家政法律的自觉学习。二是敢于抵制不正之风气,严守公正立场,凡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凡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行为,都坚决抵制,不能麻木不仁,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不做违反道德原则和政法纪的事情,之是自觉培养公正之品行。公正之品行即内在公正意义与外在公正行为的改法和稳定性它包括光明磊落,要求是不拘和情不谋私利坦荡派正直仗义等,养成公正之品行,才具有公正之风骨,廉洁之高节。

我们教师肩负着历史使命,国家的未来取决与我们教师。我们每一位合格廉洁的教师,要始终牢记:为师不廉,贻无穷这一古训。

 

 

2008年11月23日 19:50
浏览量:0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