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走进那片希望的绿洲

网站首页    旧站原始栏目    教师论文    让我们走进那片希望的绿洲

2008-12-23

江苏无锡通江实验小学 邹凌

摘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

关键字:了解 学生 主动 蹲下 技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

小学生的世界色彩斑斓,独特而又神奇。从发展和教育的前景看,这是一片希望的绿洲。让我们寻找“路径”,走进小学生,走进那片绿洲吧。

每一个志愿在班级建设过程中使学生发展同时又提升自己的班主任,都有走进学生的愿望,但并非每个人都如愿以偿。有的班主任尽管非常愿意与学生交往,但学生却“退避三舍”,“心门紧锁”;有的班主任尽管与小学生朝夕相处,但学生的“镜像”在他们心中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于是,有的班主任退缩了,不再作种种努力,所谓的教育工作只能“隔靴搔痒”,“徘徊”在学生的“心门”之外;还有的班主任找上了各种“借口”,如“现在的学生难以理解”、“‘三年一代沟’,与学生距离太远”等,不一而足。

从一定意义上说,因为儿童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情绪起伏较大,相对成人,儿童的身心特征更难以让我们拿捏准确,把握到位。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作为小学班主任,面对复杂的儿童心灵世界,要想走进心灵深处,探索心灵奥秘,如果不巧妙选择方法,精心寻找“路径”,愿望永远不可能变成实际的效果,我们所做的工作永远称不上是真正的教育。

() 主动走向学生

班主任了解学生,不外乎两种情形:一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坐等学生走向自己并打开心扉。这种情形在传统教育中比较普遍,因为教育资源是稀有资源,教师是坐在“经坛”上的“布道者”,因此,学生在教师面前或“程门立雪”,或“亦步亦趋”,或“前呼后拥”,理所应当。二是“你不过来,我就过去”,班主任主动走向学生。这种情形对班主任的要求较高。就目前来说,心甘情愿主动走向写生的班主任还比较少,不少班主任总觉得学生走向老师是理所当然的,否则似乎就是“有辱斯文”,“颜面不再”。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行服务行业,如果不能做到主动热情,无异于自绝生路。随着我们的教育模式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我们的教育已逐步成为教师向学生和学生家长提供的一种服务,所以在面对享受服务的“上帝”,我们的教师应热情一点,主动一些。何况,从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也应如此,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种无形的距离,这种距离对老师来说,只是一张“纸”,对学生来说,可能就是“坚冰”,教师不去主动“捅破那层纸”,却期冀同学“破除坚冰”“突出重围”,这本身就是舍易求难。其实,教师只需向学生“跨”小步,学生就会大踏步地向教师“奔”来。给学生一点“阳光”,学生就会“灿烂”,何乐而不为?

(二)蹲下身子交流

蹲下身子,有利于班主任缩短与孩子的交往距离。我们不妨设想这样一个情景:某一天,你有机会与身高2米26的姚明近距离面对面交谈,悬殊的身高是你得费力地看他,却又看不到他的眼神,看不清他的面部表情,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扑面而来的压力,产生莫名的紧张感。在孩子的心目中,我们班主任大多都是高大、强势、须仰视的“姚明”式的“明星任务”,如果班主任不蹲下身子,我们的学生岂不是每天都置身于费力、压力和紧张之中?了解学生就会成为一句空谈。

蹲下身子,有利于班主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经常蹲下身子,就能与学生面对面地平视、对视,从而捕捉到学生的微妙心理,洞察学生的动态变化;经常蹲下身子,就会自然而然地用儿童的思维来思考,用儿童的情感来体验,不由自主地成为一个“长大的儿童”,用儿童的视角观察、研读学生,以“自己人”的身份深入孩子的内心,从而获得对小学生的准确感知。

蹲下身子,有利于班主任校准对学生的认知判断。孩子的思维、情感是异于成人的,班主任不应该作拔苗助长式的牵引,不应该急于把孩子引向成人的世界,不应该用成人的标准去“修剪”我们的儿童,否则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全面地认识我们的孩子。

那么我们应该掌握哪些技术来更好地了解学生呢?

1.查档

对于新生班的班主任来说,学生的档案主要包括学生报名入学时家长填的家庭基本情况表以及孩子在幼儿园时身体发育、交往学习、行为习惯等的情况记载。通过查阅家庭基本情况表,班主任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姓名、住址、家庭构成以及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虽然这张表所反映的内容非常有限,但对班主任开展新班工作却非常重要。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在入学前就开始认真研究这张表——记住学生的姓名,通过照片熟悉学生的相貌特征,把握每个学生的一两项特殊情况等。这样,当学生入学报名时,班主任就可通过叫出学生的姓名、说出其某方面的特殊情况等,创造与学生沟通的良好氛围,消除学生的陌生感,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同时,可以把学生放到特有的家庭背景、社区背景、文化背景中去认识,做好相应的教育准备工作。通过查阅孩子在幼儿园的身体发育、交往学习、行为习惯等情况记载,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身体、心理、行为方面的发展情况和所受教育情况,以便做好幼小衔接和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对于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来说,学生的档案还包括每个学期的鉴定、原班主任记录的班级日志、学生的作业本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学生某些方面的表现。

除了查阅现有档案资料外,班主任还应确立档案意识,积极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积累资料,作为日后教育的依据。

2.访问

访问的对象有学生的家长、同学、现在和过去的老师等,其中主要是学生家长。访问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在班主任视野之外的生活环境,以及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表现,同时,通过访问,对家庭、社区施加影响,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访问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也可以是电话、网络等。访问应分为常规访问和重点访问。常规访问应在每个学期初做出计划,按计划执行,争取访到每一个学生家庭。重点访问主要是针对那些问题较突出或急需安排家校衔接事宜的学生。除了在计划中多安排访问的次数外,应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访问。访问是一定要做好记录,一是方面以后查找,二是便于通过比较,看到学生的变化。

3.交谈

与学生面对面地交谈,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最主要的途径。为此,班主任应养成与学生交谈的习惯,不要等到了学生出了问题,才去找他们谈话。交谈可以是一对一的个别谈话,也可以同时找三五个同学一起谈;话题也不必太集中,场合也不必太正式,既要以倾听为主,又要适时引出话题,谈得越随意,越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实际.

用交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其目的性虽然不是很强,但利于将其他渠道了解到的情况进一步综合化、形象化。

4.观察

观察学生是班主任研究学生的基本功。用好这一方法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要明确观察目标,否则,面对学生的种种表现,我们会无所适从。在一段时间内,目标可以定两到三个,不宜太多,等有了一定的结果时,再做进一步的调整。二是要勤于记录。只有将学生点点滴滴的表现积累起来,才能从“偶然”中发现“必然”。记录既要有量的表述,如坐标曲线或量化表,也应有具体的个案。

5.问卷

针对某些特殊的问题,编制问卷让学生问答,通过分析答卷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使用这一方法时应注意,问卷的编制一定要以心理科学为依据,以保证学生的回答真实有效。

以上是个人对如何正确认识小学生所做的简述。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巨大的海底世界,让我总想往深处挖掘。因为海的深处就藏着奇珍异宝,等待我们去探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总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孩子就是一切”!

参考文献:1.班华,高谦民.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胡寅生.小学教育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甘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冯远村.实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文库[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

5.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2019年2月23日 22:03
浏览量:0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