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团队精神的实践研究
中央教科所“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子课题
“培养小学生团队精神的实践研究”
阶 段 汇 报 材 料
江苏省无锡通江实验小学子课题组
我校在参加中央教科所“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的实验中,酝酿确立了“培养小学生团队精神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并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团队精神的方法策略。
2、发展、优化学生的团队实践能力和品质,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整体发展。
3、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团队教育意识,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深化学校素质教育。
在实验中,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坚持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实验研究、经验总结和案例研究,并根据学校实际、班级情况,边实践边研究,及时总结归纳成功经验和典型教育案例,探索了有关的方法与策略,提高了德育实效性。
(一)努力构建学习型团体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作为人类求生的一种本能和经验习得的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人们如此的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就必须要具有这样的意识,要把自己所带的班集体建设成为学习型的团体,而团体合作精神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团体的合作学习就没有学习型组织。团体是最佳的也是最关键的学习单位。
(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欣赏和尊重是凝聚团体的重要基础,应使学生了解每个人存在于班级内部都有其价值,要使团队成员学会互相尊重。集体中的每个人各有各的长处和缺点,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作为团队的领头人,我们要教会学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美,而不是只会挑毛病,要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素质。
(三)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建设校园育人环境和进行课室布置时,都有意识地渗透有关团队合作精神这方面的内容,善用资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
学生必须在交往中通过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体验这些角色的社会职责和生活情感,尝试角色间的自主与合作,才能使责任感、同情心、荣誉感等得到升华,才能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人。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
1、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消除孩子孤僻的心理障碍。要想具有团队精神,爱心、责任心以及合群意识是必备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些素质的综合培养。
2、树立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对孩子教育中适当让之树立争第一的意识,使每个小朋友用较高标准要求自己。但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在争第一中要用正当的手段,要有正确的心态,各种教育活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培养学生宽容与合作的品质。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体现,成功的潜在危机是忽视了与人合作或不会与人合作。实际上,团队中的每个人各有长处和不足,关键是成员之间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能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美,而不是挑他的毛病,培养自己求同存异的素质,对培养团队精神尤其重要。因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相处的心态,并不断加以运用。
4、培养学生全局意识、大局观念。团队精神不反对个性张扬,但个性必须与团队的行动一致,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考虑团队的需要。我们要求团队成员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配合,为集体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全局观念,而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不关注别人的感受。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倡导“科研兴校”,已成为许多教育人士的共识。围绕德育课题进行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有以科研为切入口,才能提高教学改革的层次,获得好的效益。
在德育研究实践中,学校培养锻炼了一支教师骨干队伍,他们在勇挑重担中得到锻炼,在教学实践中树立了全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不断构建自己的道德观,有效地提高了德育实效。教师们重视学习新形势下的德育理念,积极投身到德育课题的研究实践中,认真参加各级各类德育评比,开展德育观摩活动;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为学校德育从感性走向理性夯实了基础。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还培养了道德意志,提高了实践能力、交往合作的能力等,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三年,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被评为:
2006年 第一届全国生肖个性化邮票附票青少年设计大赛组织奖、第六届全国手拉手青少年作文大赛综合成绩一等奖、国家教育创新百所示范性学校、全国德育先进实验学校、全国百家校园电视和优秀教育节目评比铜奖、无锡市文明单位和优秀家长学校等;
2007年 “十五”期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教改先进实验学校、全国德育先进实验学校、“艺术之星”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集体一等奖、无锡市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管理规范达标单位等;
2008年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实验基地、江苏省红领巾手拉手助残先进集体等。
- 03-15
- 02-21
- 12-05
- 11-20
- 10-22
- 09-26
- 06-22
- 12-26
- 11-13
-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