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时代的网络德育教育

网站首页  教师论文    浅谈信息时代的网络德育教育

2007-4-20

无锡市通江实验小学 云云 朱永吉

作为人类文明奠基石的教育事业,在育人不断的德育,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的同时,更注重人文关怀。教育要以人为本,德育更要以人为本。网络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对我们青少年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同时也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数字化环境。

网络拥有信息的丰富性、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拟化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网络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德育环境;网络是自由的、虚拟的,容易使人忘记现实社会的责任与道德要求;网络又是开放的、隐匿的,任何思想观点可以在此公布,而参与其中的人是现实的,一些未成年学生往往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成为其牺牲品。我们如何利用好网络这把“剑”,为我们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服务,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

一、网络德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新阵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与世界人民共同迈向信息化社会的物质条件。在这信息时代,政府加大了教育的投资力度,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家庭中的电脑普及率也明显上升,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能在同样的“信息公路”上遨游。

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面对大量的信息冲击,真、善、美,假、恶、丑等,必须依靠每一个人的“信息素质”做出选择。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网络德育为己任,确立中小学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超前性工作的未来观,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感。

网上纷繁复杂、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迷惑了纯真孩子的双眼,往往会引导他们误入歧途。一些有据可查的统计数字,使人们对“信息是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下降的主要因素”笃信不疑。事实上,网上信息资源是对现实信息资料的重新处理,它取之于现实材料,源于现实生活,而网络道德问题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在网络时代的具体体现而已,并非什么新事物。网络德育教育的“本”在于日常的道德教育,网络德育教育不应仅仅作为针对网络行为的应时之举,而应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乃至社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一味地将网络本身视作洪水猛兽。问题不在网络本身,而在于使用网络的有思想意识的人。

因此对于网络,我们要渐渐学会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去看待它:它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网上生活,丰富多彩的信息时代;同时也带来了所谓“网络综合症”,于是人们高呼“网络是双剑”。学生时代正是形成自身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我们有必要加强学生的网络德育教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块新阵地。

二、青少年是网络德育教育主要对象

生活在网络社会的每个人都是网络德育教育的对象。但由于青少年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阶段,我们更有理由将青少年学生作为网络德育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

网络魔术般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学生都已习惯于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娱乐、交流和学习。网络上无限自由的空间和超现实的虚拟世界强烈的吸引着追求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当代青少年,网络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学生的成长及其思想和行为,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

青少年无论在身心发展特点还是人生经历都与成人有着不同。他们的个性发展还不够稳定,对事物还没有自己的见解、看法和理解方式,还不能够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由于他们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还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容易受到误导误入歧途,但如果受到良好及时的引导,也能度过人生的危险期。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会对教师产生崇拜感,可以利用教师权威言传身教,掌握德育主动权,同时鼓励进步学生,开展学习先进的活动,调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交流活动。

因为青少年学生的特殊性,使我们可以应该充分鼓励、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网络教育,同时建立网络德育学生团体作为德育主体,进行网络德育的探索和实践。校园网可以说是一个学校的信息资源库,在校园网上开辟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以及学校各个层面的动态变化,让学生通过网络来了解自己的校园生活,了解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安排和自然情况及相关学科的内容等,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有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会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论坛的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互通有无,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等。这种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了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美化学生的心灵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应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结合,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网络德育教育者既要有一颗爱心,又要有渊博的知识,以自己深厚的感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身份多方面引导,使对方产生情感共鸣,最终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校园网络能使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校园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做到雅俗共赏,这对于促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人际的广泛交流大有益处。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开辟了绿色书吧在线阅读——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美好,我市大力开展的“龙之志”网上读书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网络精神世界。各个学校还可以根据本校自身特点和需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多角度、个性化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老师都可以领略优秀文化,获取丰富的文化滋养。这样一个纯净的读书环境,可以确保学生读到健康的、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书籍,对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净化学生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论坛,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学生对当前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引起学生不同的认识,经过辩论,统一认识,最后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们让学生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习,然后自主的研究,创作一些富有学生特色的电子作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动画、图片,都展现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信息时代,引入网络德育具有必要性。网络以其内容丰富、信息广泛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能和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也使德育工作在形式上、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网络手段形象生动,艺术感染力强,使德育工作深入人心。因此在网络德育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学生是主体。在网络德育教育中,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德育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实现其自我认识、体验上升到自我控制的自主德育,使网络德育真正为全面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2019-02-23 22:03:01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通江实验小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