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求精”策略

网站首页  相关论文    “优化、求精”策略

2011-1-4

“优化、求精”策略

——追求美术课堂高效益

江苏省无锡通江实验小学 马燕

摘要:

美术课堂提出的“优化、求精”策略,是为配合学校有效性教学研究的“课堂的投入产出比”课题提出并进行的专业课课堂教学研究例案。经过理论学习、教材研究、学情分析、课堂实践论证、反思修整之后被总结成文。策略要求美术教师有教学“效益”观念,以学生的“获得”为准则,本文详尽阐述了策略的具体实施内容、要求和操作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教学实践案例及理论参照。

关键词:优化 求精 教学效益 学生获得

正文:

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求精”策略,是在“有效教学”理念全面覆盖的背景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课题整体铺开之时,在经过理论学习、教材研究、学情分析、课堂实践论证、反思修整之后总结并提出的。而“有效教学”这一课堂教学理念正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我们就此站到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一线,关注并力图谋求美术课堂教学中艺术关怀与科学发展并举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优化求精”策略的目标及实施原则:

“优化、求精”策略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优化、求精”是教师为了保障美术课堂的教学高效率,促成学生思维发展高效益,将教学过程赋予情感与价值效应而策定并施行的教学设计及行进方略。

因而,“优化、求精”策略以“实现有效教学”为目标,以有效教学的目标为最终目标,同时将有效教学的原则作为策略施行的原则。

1.策略的有效性以学生的获得为准则

我们无论是选择美术新课程发展的角度,还是基于学生持续获得的立场,都不难发现——所谓“有效”,核心在于教与学是否产生了“效益”。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教学是否产生出“效益”的标准,即教师在课堂40分钟组织教学活动之后,学生是否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此,我们不将教学态度的认真与否作为高效、低效甚或无效的考量指标,目的是更为强调对学生所“获得”量化指标加以重视。如果教学活动过程并未拉动学生知识技能获取的内需和热情,教得再辛苦亦视作无效;同样,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即为低效。

2.用以推进主体对象的“全人”全面发展

教学的最终归宿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任何脱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都是不成功的。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能让学生熟悉美术媒材与表现形式,了解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文化信息交流,积极参与进艺术传承,增强了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爱和责任,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综合创造的能力。这样,势必要求教师有“全人”观念,教师不可以过高地定位学科价值,而是要将学科优势结合到学生的整体全面发展中去。

3.用以推进“教学效益”观念

我们所提到的所谓“教学效益”不能与生产的效益等同视之。它并不取决于教师教了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完成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我们提供给学生多少有效的信息?我们提供有用信息的方式是否有效?我们是否予以了学生有效的帮助?我们是否有效推动了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发展?有没有更为精到的策略?这些考量促使我们不断钻研、实践、关注评价并形成反思,从而总结出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求精”心得,用于落实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优化、求精” 策略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教师必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只注重‘教’的教师”。显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我们课堂教学优化增效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带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生成、张扬、发展并提升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同时,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实施前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要精致到位;教学完成后要及时反思总结,方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精益求精,课堂驾驭的功力得以精进。

).优选教学内容,目标定位精确:

1.教材内容要精通

教材资源是美术课堂中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深入钻研现行版美术教材的同时要紧密关注教材的建设与发展,把美术的学科特点纳入到课程准备的视野中,充分考虑教材文本资源以及能与之相融并可利用的自然性、生活性和社会性等资源。教师要把执教的课题放到教材、课程理想、学生实际与现实生活、发展趋向的背景、展望中加以审视,反复与文本展开对话,与现实进行沟通,领会所执教的单元课题在教材中所处的承前启后及昭示学生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对此,教师要把握课程的内容领域,善于从教材纵联横贯的结构编排上,从内容选择的安排上,从潜在智力因素的发掘上,从情感态度的养成上,从未来意义的建构上,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执教教师的个性风格上进行综合谋划,尽量做到教学思路符合教材的编写思路,并能与学生的学习思路相贯通。

2.学情分析要精心

学生是我们课堂教学内容贯彻的对象,是课堂教学实施的主体。同样,学生作为生动而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教学双边活动的参与者,并且由于他们的主动,将会形成课堂活动交互的动态变化。精心分析学情对于教学内容的圈定和目标的确立都是必要而重要的。胸怀“优化求精”理想的教师,定位作课堂教学交互动态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话,当然要尊重学生个体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心理特点、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学习价值。

3.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精准

在“人的发展是教育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核心”的上位目标指导下通过解读和分析,吃透教材确立开放式、全面而有效的课堂具体教学目标。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组织、材料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调适和教学手段的优选;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同时满足学习需要,推动个性发展并渗透学科关怀。

4. 优选教学内容和精确目标定位的价值表现:

优化选择教学内容并精准地明确教学目标,对学科教育发展和学生素质发展都有显而易见的价值意义,我在此以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内容《风景如画(二)》为例:

在单元课程(一)中,我们完成了对学生以线描方式写生风景的教学辅导目标,继而设定了风景装饰画方向。就学科发展的递进角度看,我们最初选择以《黑白装饰》为教学后继内容,将目标放到点、线、面的层次表现上。但经过对学生装饰基础、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和内容价值的统观考虑之后,决定放弃黑白装饰基础内容转而确立以夸张、变形技巧为学习目标的色彩装饰画内容。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运用何种变形、夸张的方法对画面的形与色两方面进行装饰处理方面。从后来的教学动态观察,最初的定位和准备为教学过程的顺利成功铺设了利好、通畅的跑道。

(二).优化教学设计,结构教法精当:

我们要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理想,不得不更为关注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所产生的比率。依据布鲁掌握学习的变量研究,我们得到的对教学设计启示是:

应在教学时要安排足以使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时间;

应使学习者学会积极地花费时间在习得上;

应选择适应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教学手段与策略,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习者的理解力。

如果我们根据所期望的教学目标,将最初对教材的线性梳理处理成一个目标维度相对立体的整体架构式教学设计,并将教学设计的目的指向学习的阶段以及学习者内部活动的过程,那我们势必要精心周密地安排教学结构,体贴巧妙地来设置教学环节,以更有效地促进学习过程的发生和收益。

1.流程要设计、精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将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将课堂的教学流程视作放置在教师、学生和知识构成的系统环境之中的一种双边活动,以知识为中介,通过师生间交流、对话促进学生“获得”,它的本质是通过教师“导”促成学生“学”。因而,教学流程设计要紧密而巧妙,让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呈现分支式流动状态,更利于学生辨证地去发现然后接收。

2.图例要典型、精选

美术侧重于表现视觉现象和印象,美术作品、图片的选用在传达审美感受和情感的同时,昭示出创作者品质意识、个性智慧与专业技术。美术的学习过程更多地着力于开发视觉思维潜能,关注个人情感体验和判断,重视技巧和内心表现的张力。因而我们课上用以作重点说明或难点突破的图例或作品要具有典型性和指向性,在于精而不宜多。当然,美术课堂欣赏容积是要求图片在质和量方面都要有厚度的,所以一样不能够掉以轻心,在作品的典型性和数量的把握上都要审慎,宜精而不宜杂。

3.讲析要简明、精要

教师分析讲解的语言应简要清晰、重点突出、脉络分明、逻辑性强,以便于学生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不宜拉杂横陈。

4.提问要凝炼、精当

提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师生间对话一种惯用教学技能。提问的数量直接影响数学活动的耗时,同时提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因此最优化提问要凝练、精当,以“少而精炼,富有探究性”为导向。我们在设计提问的可探索空间、提问的针对性和如何追问等方面可多加斟酌。

(1)提问要难易适中:

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间。

(2)提问要指针明确:

根据课堂教学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顾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不应该偏离教学目标。

(三).优化练习设计,示范指导精到:

1.练习设计的全纳调控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设计练习全纳化调控要注意:

(1)根据学生差异和课堂实际进行课堂操练的优化设计;

(2)内容和形式时要反映知识吸收和学生的经验的交互联系;

(3)避免练习内容要求和层次要求的单调划一;

(4)尽可能将操作与应用统一起来;

2.示范程式的科学到位

“有效地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交流协作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优化求精”策略中示范程式设计秉持的观点为:开放、交互、省时、多元。

例如:《风景装饰画》的操作引导部分,示范指导程式被设计呈三个块面:

(1)生生交流:学生自主小结由风景照片提炼到装饰画的学习心得;指名学生自愿板演变形、夸张方法。

(2)师生交流:学生提出学习疑难(如何归纳城市夜景图),师作直观技法示范。

(3)步骤图示:将技能技法的操作步骤以序列图形式出示(课前准备),与导入时展出的课题示范画呼应衔接

这种分层、分步的示范程式设计直接与学生互动形成直观有效的对接,确保学生操作的成功率。

3.评价与反思的质性多元

“优精”教学策略设计评价和反思环节是为了提升学生课堂练习后获得率和发展度的,评价的目标是为了促进自主小结反思、全面发展、发现并发挥潜能的。我们不仅要着眼当下教学效益,还要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发展,更要具体并客观地评价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此评价设计时注意:

(1)重视过程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关注个性和发展;

(2)重视学生自评,发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

(3)重视自评和互评结合,重视多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商。

三.“优化、求精”策略的教学实践案例

“优化、求精”策略在经历了若干案例的流程设计、策略选择、实施比较、分析反思之后被论证确立。在此,选择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内容《风景如画(二)》,作为该策略的具体操作例证:

教师通过对教材整体的贯通把握,单元教材的目标分析,并对学生兴趣及能力综合考量之后,将教学内容确定为风景题材的色彩装饰画。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变形和夸张的方法绘画风景装饰画

教学难点:如何对画面的形与色两方面进行变形、夸张处理:

1、归纳 概括 2、重复 强化

教学呈现:(附表说明)

流程

媒介

学法

教法

导入

板演 示范图例

装饰示范画

直观法

比较法

先行组织者技术

典型图例1

教材

电脑课件:

图例1

分解意示

读图法

互动学习法

对话引导

认知策略

典型图例2

课件展示

自主读图

比对认知

巩固信息

自主发现策略

欣赏图例组

课件定时翻转

开放式自主领会

图像把握法

创作指导

实投:风景照、

生演示、师示范

板演:

创作形成步骤

讨论法

交流展演

直观法

对话学习

分支式程序教学

直观演示法

统领引导

风景装饰画创作练习

课件:音乐、

参考照片

操练法

巡视

针对性指导

展示与评价

实投展示:

学生作品

交流互评

自主反思

点评

经验汇总

欣赏:历史

国内外作品

教材

电脑课件

浏览

持续发展

纵深拓展

四.“优、精”策略的课堂表现与要求

“优化精选”教学策略剔除了教学中的冗赘成分,表现出“重点突出,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教学特点,使美术课堂呈现出简明清新的风貌。

课堂表现为:教学节奏轻快,教学动态呈现脉络清晰的波段。教师教态从容,学生反应积极、能动,自主知觉性学习意识产生;教和学都有很强的针对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教者成竹在胸,学者乐在其中。由于策略格局紧凑精炼,故而使课堂上用于学习的时间量和实际需要的时间量相契合,确保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 “有获得、有体验”。

“优、精”策略的前期工作量和求是艰巨的。我们需要花费成倍于课堂的时间和精力去潜心分析学科内容、知识体系;去思考并设计流程;优选教法、媒介;甄选典型性作品和图例;缜密地安排课堂上对话、交互的形式和内容;还要兼顾赏析和操练;同时要关注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的情感性等等……

基于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需要我们立足实践、满足实际;从细微处入手,不断总结;从成功处入手,不断归纳;更从困惑处入手,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叶澜 《新基础教育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2.《课堂教学设计六项原则 》, http://www.bcjy.net.2005.6

3.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时间:2019-02-23 22:13:01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通江实验小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