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美术课堂的拓实教学与扎实表现

网站首页  相关论文    简约美术课堂的拓实教学与扎实表现

2008-4-23

简约美术课堂的拓实教学与扎实表现

——《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通江实验小学 马燕

一、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设计了一明一暗两条重点线索贯通:明线重点是线造型的学习,隐线重点则为观察方法的培养。

开门见山地读出课题,即观察表现对象《老人和儿童》,随后出示同学的校园抓拍,——出示特点二字,引导观察“儿童”,导入学习。

因本课的学习难点在于用线表现对象特点,所以设计教学手法重点为比较法:观察比较从整体到局部,从外表到年龄;比较对象为老人和儿童;作品比较多种表现手法的,从大师作品到学生作品。比较形式安排“移步换景”式手法,多重比较手段并举,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能强化印象。故此,本课教学过程划分成老人和儿童两大版块

在引导观察后板书揭示重点——线,此全面地从观察表现两方面铺开教学。

二、教学重点:

1.学习观察。学习线条的表现力,了解其变化。

2.通过使用线条,绘画儿童和老人的头像。

三、教学难点:

1.学习用不同的线表现人物。

2.学习用线造型方式表现出年龄特点。

3.学习表现老人的面部特征。

四、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老人和儿童》

(一) 、导入:

1.出示同学照片:请大家看看——他们是谁?他们的神态是怎样的?

你们都很可爱很调皮。

2.他们的外貌让我们一眼就认出来了。

我们每个人的外貌都不同,因为有这种不同,我们才有自己的特点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小朋友导入观察,一来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再者更易于学生观察总结人物形象上的特征,从而直切主题。)

(二) 、呈现:

1.你的特点是什么——我们来摸一摸:

★先来按按捏捏自己的脸……是什么感觉?

 然后,让我们从……头顶开始摸摸,是什么形状?

……脸颊呢?哪儿有骨头,硬一点?

……下巴呢?

2.我们找了下大的轮廓线,接着请拿起小镜子,看一看(没有镜子可以看旁边的同学)一边看,一边把样子记在脑子里,不要说出来,让别人听到。

看看眉毛是怎样的线条?长的?短的?密密的?还是稀稀的?

……眼睛(上次画过我们画过亮眼睛,从眼角、眼皮、睫毛看到眼梢)都是怎样的线?

……看看嘴吧,嘴唇线是怎样的?可以用手比画一下画什么?

扮个表情:鼓嘴、笑、鬼脸,看看嘴,五官都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表现离不开观察作基础,因此“儿童”这部分的观察运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教法方面:整体观察运用触摸感受的教法;局部观察运用直观观察法,如照镜子。

对于低年级学生,观察环节容易单调或跑偏、涣散,因而设计为多种教学教法的交互使用。不仅能活泼课堂气氛,同时丰富学生感受,强化重点、解决难点,开发了课堂和学生的表现力的同时充实了课堂容量。)

3. 揭示——线:

原来我们滑溜溜的脸上有那么多不同的——线

欣赏:

把这些 线 画下来?怎么画呢

A.范作

呈示光滑流畅的线

B.学生作品

描述不同线,所表现的位置及感觉

(如眉毛的浓密,鼻子硬挺,嘴巴的皱折,头发)

C.学生作品(头发)

头发不要怕麻烦,可以这么画——画时看看镜子头发的方向

4. 作业:

彩色小纸,用线画一个儿童的脸(可以是自己,可以是同学,正、侧面都可以)

展示讲评部分线条

(设计意图:线条表现相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比较枯燥乏味,也容易表现得如简笔画一样空洞,在此设计观察感受法——通过欣赏解决线条表现力一块的疑难;比较法和多样例举法——对比找出不同线条的不同表现力,解决变化难点;对镜写实练习——巩固技法理解及实践,总结个性经验。)

(三) 、难点突破:

1. 出示:这是 老人和儿童 在一起,他们很亲密。

2. 比较:

老人的脸上多了岁月的刻痕——条条皱纹。

3.比较:

出示华君武漫画

这是漫画家华君武画的自己,猜猜他多大年纪?

那这张呢?年纪更大了。为什么?

4. 出示尚扬,邓嘉德作品

我们画老人的时候,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年龄特点了关键要表现主要的几个部位

5.出示沙恩作品

沙恩,是美国的一个著名犹太画家。他很善于运用流水一样的线表现对象。

看,这些线条自然又舒服。不仅抓住了人物的年龄特点,还表现出外貌上的特征。而且把立体感都画出来了。

(四)、引导作业:

6.只有用心地观察,才会有精彩的发现——看看,这位是谁?

拍摄门卫尤阿婆和文师傅观察他们的表情,找找他们的特征

师示范(炭精条):弯线、断续的线、线的虚实、顿挫、疏密

7.想一想,你家哪一位老人和你最熟悉,关系最亲密?你记得他的样子吗?

拿出照片,说一说。

8.一彩色衬地的白纸,用线条画一画。可以用油画棒+彩纸(炭精条+湿粉纸)。

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现出不同的外貌特征和年龄特点

10.作业展示点评

(设计意图:对于老人的表现,过于抠局部容易显得琐碎,因此偏重整体性观察——即从整体印象到整体结构,从分析理解回到整体特征概括。同样,设计教法既要简明,又要卓尔有效地去突破难点,故策定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调动:感受比较法(老人和儿童);游戏激趣法(猜年龄);示意比较法(不同年龄);演示法(化妆)

直观观察法(身边老人)语言描述法(概说特征)

尤其示范环节,没有沿用传统的扮演方式,而是用化妆的形式,用色彩、毛笔线条来意示线的表现力以及工具选择的多样。与此同时,这一环节预设是要将学生兴趣及表现欲推至本课高潮。而老人的表现对象,同样选择身边熟悉的人物。)

(五) 、拓展(情感)

1.出示罗中立父亲

这位画家画的是他的父亲。虽然用的是油画颜色,同样表现出皮肤的感觉,皱纹的线条。

2.我们的绘画,离不开生活。出示照片老人常常和儿童在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老人家总是很爱孩子

3.出示书:纸工,泥塑作品

小朋友们把和老人在一起的情景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下节课我们再来回忆并且创作。

(设计意图:拓展部分拟将学生的学科兴趣引向纵深。)


时间:2019-02-23 22:12:46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通江实验小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