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美术学习与文化情景的关系——由《剪纸》一课所想到的
关注美术学习与文化情景的关系
——由《剪纸》一课所想到的
江苏无锡通江小学 何佳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认为,要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美术学习不光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学习美术、感悟美术、理解美术,从而加深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他们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我在上苏教版第五册《剪纸》一课时,就力图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精神,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剪纸的基本技法外更多的是让他们对剪纸这一古老传统的艺术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通过让学生自由组合寻找合作伙伴和课后相互卸下服装等方法,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
一: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杂志的封面,封面上的人物服装全部是剪纸制成。通过这幅图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因为他们觉得很好看,剪纸也能做成服装吗?这时我及时地提出了问题,衣服上的图案不是用笔画,而是用剪刀剪的,给你什么感觉?学生马上就回答到:线条显得比较粗犷,色彩也显得简洁单一。这样我就让学生带着好看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
美术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学习美术也是学习文化,而且剪纸艺术又是一个世界的艺术,各个民族,不同的国家和种族从古至今都有剪纸艺术,所以剪纸艺术其实是一个世界多元文化的体现,我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在了解传承我们中国民族传统独特文化的同时又要敞开胸襟来接纳世界多元文化。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剪纸录象并出示了几幅民间典型的剪纸图案,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课堂上我除了给学生欣赏了解我国剪纸艺术外还让学生欣赏了世界著名抽象派大师马蒂斯的剪纸作品。这又使学生了解到其他国家剪纸艺术和我国的有何相似与异同。另外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剪纸艺术已不仅仅用于宗教仪式或造型艺术,在一些不同的场合已成为人们宣泄、交流自己的情感,烘托气氛时常用的装饰方法,像贺卡设计、书籍装帧等。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我从网上搜索了大量的世界各地的剪纸图片和信息供学生欣赏、理解,让他们知道世界各地的剪纸艺术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但都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表现,我们要尊重各自的文化和习惯,增进相互的了解,保持一种社会的多元状态,在这种多元状态下,大家共同进步。
三:在强调剪纸艺术文化内涵的同时又不忘突出美术主体,落实技能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如果这节课上我一味强调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而忽略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这节课是不完整的,为了让学生对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有一个了解,我引导学生在欣赏人物剪纸时观察不同人物的剪纸色彩造型有何不一样?并讲解剪纸上的色彩图案与人物的性格的关系等。我还在课上进行示范,讲剪纸的步骤和方法。并根据儿童具有好表现的天性,尊重他们的感受,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允许他们自由组合或独立操作,在自己的身上进行剪纸创作。如果我要图简单,好操作,完全可以让学生在作业纸上进行剪纸练习,但这就让学生缺少了亲身感受和体验的过程,这节课就会显得很苍白,我认为应该将剪纸看作是儿童游戏的一种方式,就像小孩喜欢在自己的手腕上画手表一样,所以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上创作无疑是他们表现自我的有效方式之一。这样可以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又培养了他们的相互合作精神,在课后卸下服装时我同样要求他们相互配合帮助。当然课上我还特别强调了安全第一,为了不让剪刀与孩子的皮肤直接接触,我让学生在进行剪纸创作前先量好自己的身材比例,同时学生之间也隔出空间不要过分贴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虽然这节课我教得投入,学生学得开心,作业质量也不错,但细细想来还是有许多令我遗憾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由于注重了美术的文化内涵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时注意利用美术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这一点我在这节课上做得是不到位的。首先由于注重了剪纸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剪纸造型,而忽视引导学生在给自己设计剪纸造型时要跳出这些框框,进行更大胆的创新,所以学生的作业风格显得单调了些,大部分还是植物、人物或动物造型等,因而缺少富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作品。还有就是我完全可以提醒、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印染的方法来进行剪纸的设计和制作,培养他们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能进行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二:在课堂教学中增强美术人文意识的同时,老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与学生共发展。
由于在《剪纸》这节课上我想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因此在备课时,我就发现自己对剪纸艺术这方面的人文知识相当缺乏,幸好有互联网的帮助,我从网上查阅到了很多关于这方面内容,在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有了提高。在新课程中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对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上《剪纸》这节课,我对新课程的这一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课堂应成为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的地方。这样才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 03-15
- 02-21
- 12-05
- 11-20
- 10-22
- 09-26
- 06-22
- 12-26
- 11-13
- 10-25